當前位置: 首頁 > 養生膏方
2022/02/19
膏方也被稱為膏劑,是傳統八大劑型中較為古老的一種劑型。日常生活中的膏大概分為兩類:內服和外敷,其中內服的膏劑被稱為膏方(膏滋),起初也是作為權勢之人調養身體之用。直到清朝末期,才漸漸的進入尋常百姓家,并在國內迅速流行起來。那么膏方調養真的有用嗎?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得先了解它的特點。
那么,膏方有哪些特點呢?主要包括以下三點:
一、選材配方特殊:膏方的組成成分可多可少,組方非常靈活,藥多的膏方可達四五種食(藥)材,少的只有三四味藥材。而且藥(食)材越多,熬制的手法也更為嚴格,需要熬膏師親力親為;每一味藥材都需要地道食材,如果劣質材料混入其中,都會影響膏的品質。
傳統的湯劑則不同,方子不能太大,當然中成藥的方子可以很大,但組方比較固定,且針對性較強,故而有很多限制。膏方則不同,能調理病情復雜且相對穩定的慢性病癥者,這就是它獨特的地方。
二、加工工藝特殊:膏方熬制涉及的原料品種多,而且還會添置蜂蜜、研磨藥粉等其他成分,不同時間段涉及不同熬制工藝,而且煎煮時間長,次序有先后。任何一個環節出錯,都會影響膏的品質,一般兼具滋補和調理作用的中成藥,煎煮時間長,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藥材營養成分,而且煎煮過程中,營養成分會發生物理結構上的變化,對腸胃的刺激更小且易吸收,適用人群更廣。
三、調理機制特殊:膏方采用的陰陽平衡的調理之法,在補氣養血的同時,讓身體陰陽更趨于平和,所以才有了補虛兼顧診治的可能性。膏方起初也是用來調治病用的,到了清朝,也是給皇帝、達官貴人治病之用,因為熬制的湯藥太苦,難以下咽,太醫就想出了利用傳統膏方進行改良,好喝又治病。
根據《中國心血管病2017報告》顯示,從1990年至今的30年間,國內的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漲態勢,而且占整個居民病死亡構成的百分之四十左右,高于癌癥和其他病。心血管病已成為威脅居民健康的“頭號殺手”,不可不防。
然而據專家透露,心腦血管病的形成需漫長的十年之久,不僅潛伏期長不易察覺,而且診治周期長,不能采用傳統的湯藥去診治,而這個時候選擇膏方調理就剛好合適。
湯藥的力道大,而心腦血管病病情復雜,并不是一下就能治好的,需要合理規劃,慢慢調理,而選擇膏方剛好對癥下藥。膏滋組方靈活,能補氣養血、調理陰陽,也能止痰化瘀、降脂降壓,還能兼具多種功效。由此可見,膏方并不是簡單的診病那么簡單,而是穩定的健康養生之法。